母亲一直爱着每一个孩子
“母亲的房屋在这里,我不到别人屋里去商量!”老二坐在拆除的土坯房前,不进别人——弟弟的家门。
“先把老屋还原,财产分公平了再谈赡养问题!”老三虽然进门坐下了,但是要先把土坯房还原。
……
这是一起赡养纠纷的调解开头,几个子女都不肯坐到一起商量,比我们预想的难度要大,矛盾也更深。
原告方某是年逾八旬的老太太,与老伴共育有四子一女,老伴去世后,方某一直与小儿子李某一起生活。2022年方某因身患疾病导致双目失明,照顾老人让小儿子一家的负担更重了,之前将老人送去养老院一段时间,但是老人不适应又接回。小儿子一家要外出打工,如果在家照顾老人,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无奈之下,老太太将五个儿女全部告到法院。
几个子女各有各的理,不愿意坐到一起协商。因之前已经与社区联系,了解到此案调解、维稳将近两个月,我们决定分开调解,分别听取他们的意见,再寻找解决方案。
经了解,原先由老太太和老伴共同建造的土坯房,由于年代久远,成了危房,需要重新改造,小儿子一直随母亲居住,便将土坯房拆除后,在旁边建了新房,也和母亲一起搬入新房,但是老二、老三不愿意,认为小儿子将“家庭共有财产”变成了私有财产。如此看来,对老二、老三开头的表现也就理解了。
这个家庭矛盾重重,情况很特殊。老大与家人多年不来往,老二对家里付出最多,年纪很小就开始挣钱养家,老三负责安葬了父亲,女儿已经出嫁多年......老太太一直特别宠爱小儿子,在长期的生活中,对小儿子的偏爱导致其他子女认为父母不公平,心生怨言。
老太太如何安度晚年?是几个子女轮流照顾,还是去福利院,还是由某一个子女照顾,其他子女出钱?还是雇佣一个人在家照顾?这些方案一一被讨论,又一一被否定。
“老太太,您愿意跟随谁生活?”
“我还是愿意跟着小儿子生活,我已经习惯了,老三也不容易,女儿出嫁多年,老二最辛苦,我亏欠你们啦......”老太太眼盲心明,一言一出,几个子女瞬间安静了。
接着我们围绕老太太跟随小儿子生活的方案进行调解,给几个子女做思想工作,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老太太随小儿子生活,其他子女按月支付赡养费和护理费。
母亲的心安了,如愿以偿。
本案的症结在于子女认为母亲对待几个孩子“不公平”。可能本案的老太太有些偏心、不公平,但父母很难将一碗水端平。如何平衡对每个孩子的爱,是每个多子女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无论有多少问题,有一个事实一直存在:母亲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只是有些爱很沉重,带着生活的无奈。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母亲对子女的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面容,不变的是她爱你的心。母亲对孩子的爱不求回报,无私又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