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手”联弹—奏响生态环保示范法院进行曲
今年以来,长阳法院“上下”同步,聚力提升审执质效,以省高院来宜拉练整改为契机,“内外”兼修,对内整顿工作作风,对外优化司法服务,着力建设人民法庭,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司法便民,于时代变局中开辟长阳法院新局面。
审判管理不松劲,提升审执质效“基调”不变
长阳法院始终树立生态环保示范法院的奋斗目标,以更高标准谋划发展,以更大担当推动落实。
完善审判管理体系。案件受理、审理、执行阶段坚持“三同时三减半”原则,坚持一月一例会,一月一通报,杜绝程序瑕疵,坚持常态化开展法官联席会议,研判疑难案件,进一步完善“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图片:印发《审判管理通报》24期。
提高线上服务水平。优化胜诉退费和执行案款发放流程。当事人在立案过程中提交账户信息并签订承诺书,胜诉退费款和执行案款直接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基本做到申请、审批、付款一天办结,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
强化外部监督力度。自觉接受自治县人大、政协和检察机关监督等,高度重视律师意见。
案例:8月24日,我院挂牌成立了宜昌首家“审执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从再审检察建议、卷宗借阅等方面着手,更加主动地接受检察监督。
增强比学赶超氛围。每周四坚持集中开展夜学,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干警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扎实开展精品案件与优秀裁判文书评比活动,切实提升干事创业热情。
图片:6月4日,我院撰写的《被执行人根据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内容申请强制执行是否予以支持——湖北蓝华铝业有限公司执行异议案》入选《中国法院2022年度案例》。
服务企业不懈怠,优化营商环境“谱曲”有方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院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以实实在在的司法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科技赋能做“减法”,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我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涉企诉讼”绿色通道,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大力推广运用“网上立案”、“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化载体,降低涉诉企业的诉讼成本。同时,主动作为,上门服务,为县重大项目建设(清江抽水蓄能电站)配备“服务专员”,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
图片:清江抽水蓄能表彰文件
多方联动做“加法”,构建涉企案件办理新模式。全面落实涉企案件影响评估制度,从立审执各个环节客观评估司法活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案例:今年来,湖北沛函集团陷入经营困难,大量债务纠纷集中爆发。我院主动协调集中办理涉关案件,灵活采取保全措施。 2021年10月以来,涉湖北沛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民事诉讼案件共计50件,其中灵活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案件18件。在办理一起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与县国有企业合同纠纷一案中,我院主动向县委汇报,组织双方调解,达成一致协议,使企业实现双赢。
优化服务做“乘法”,助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我院运用“府院联动”机制,加速办理破产案件,加快僵尸企业出清,依法惩治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行为。
图片:县政府办印发《深化企业破产处置工作府院联动机制实施方案》。
案例:8月,我院成功对长阳新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榔坪镇一宗闲置多年的工业用地进行了司法拍卖,一揽子解决了拖欠八年的农民工工资67万元、税款164万元及800余万元债务。
司法便民不畏难,推进基层治理“旋律”激昂
法治安邦,方有人民安居乐业。今年来,我院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推进司法便民服务,着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抓人民法庭。紧紧围绕人民法庭“三个服务”的功能定位,加快人民法庭专业化建设,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社会治理、服务群众诉讼需要。“一庭一品”打造资丘“红色”法庭、龙舟坪“党心润家心”家事审判法庭、榔坪“木瓜花”法庭、都镇湾旅游法庭特色品牌。
突出抓巡回审判。将7个乡镇巡回审判点搬到群众家门口,广泛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倾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此外,利用全国模范法官覃发国同志典型示范作用,成立了覃发国调解工作室,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建立工作室与县综治网格中心联动机制,派驻工作人员2名,形成工作合力对全县重大疑难纠纷案件进行调解。
重点抓多元解纷。完善诉前调解机制,结合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案例:工作室与县专业调解委员会建立联动机制,成功调解了长阳新城小区物业公司与30余名业主物业纠纷,有效维护了企业和业主的正当权益。建立了院领导接访制度,重点信访案件院领导主动接访,在案件办理中,坚持调解为先,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信访案件。
下一步,长阳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游劝荣院长调研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拉练整改成果,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