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优服务 司法为民守初心

—长阳法院篇

来源: 长阳法院 时间:2022-12-30 10:27:22

微信图片_20221227151133.jpg

2022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不断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服务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建设民富县强城美人和新长阳,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107件,结案2928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99.76%。

 

一、一马当先抓主业,履职尽责显担当

惩治犯罪保平安。2022年,长阳法院审结刑事案件94件,判处罪犯116人,其中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或当庭认罪认罚有113人,认罪认罚率97.41%。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办结了电信诈骗及关联案件7件,涉案金额4500万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对61名被告人适用缓刑,减少社会对抗和不稳定因素。严肃审理了田某华、向某荣抢栽抢种新类型诈骗案,打击了恶意阻扰项目建设、骗取高额征迁赔偿款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缠访闹访的曾某平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维护了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

妥善审理民事纠纷。2022年,长阳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893件,审结1791件,结案率94.61%。其中,调解、撤诉1076件,调撤率达60%。完善专业化破产审判机制,组建跨部门破产审判团队,专门审理企业破产案件。2022年审理破产案件2件。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设立金融案件专业合议庭。2022年新收金融类纠纷案件158件,其中调解、撤诉101件,调撤率达63.12%,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助力法治政府建设。2022年依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42件,发出司法建议书14份。5月,长阳法院宣判了宜昌市首例英烈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依法促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履行文物保护职能,推动了高家堰镇青岩村的“抗日将士纪念碑”的修缮保护工作。

强化执行提效能。强化善意执行理念,全面再造执行流程,建立4个执行团队,配优配强执行力量,工作效能大幅提升。2022年办理执行案件1557件,结案1503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100%,执行案件结案率96.5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执行查控力度,发起网络查控100%,查询扣划被执行人财产4000万元,查封车辆34辆次,查封不动产109套。深化网络司法拍卖,推出网络直播司法拍卖活动,2022年在网上拍卖财产29件次,实现标的100%网上拍卖,总计成交2000万元,有效提高标的处置成功率,及时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

做优法庭强保障。以“三个服务”为引领,立足法庭职能定位,服务乡村振兴。2022年,长阳法院已形成“法庭+巡回审判点+覃发国工作室+诉讼服务站”的司法服务网络体系,四个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诉源治理桥头堡作用,结合磨市等7乡镇的巡回审判点广泛开展巡回审判30余次。2022年,四个法庭受理案件1017件,结案971件,结案率95.4%,累计调解结案600件,占比61.8%。

 

二、一以贯之抓质效,凝心聚力谋发展

扎实左右核心指标。增强看齐意识,对标对表全市法院审判管理核心指标,厘清一年以上长期未结诉讼案件,坚持一周一提示,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办,实现动态清零。2022年,长阳法院长期未结诉讼案件率先在全市实现清零,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仅2.78%,印发《审判管理通报》30期。

切实缩短办案周期。一是创造性地提出“三同时三减半”的办案原则,缩短办案周期效果明显。2022年诉讼案件平均办理天数仅32.57天。二是对“四类”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交审委会讨论即提即议,保证案件办理质量。2022年,审委会共讨论办理案件63件。

落实司法便民要求。优化胜诉退费和执行案款发放流程。“一户一书”(账户信息+承诺书)诉讼退费款和执行案款直接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基本做到申、审、付一天办结,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2022年通过线上退费审批流程共办理退费150笔,退费总金额80万元,网上支付执行案款 2005笔,总金额8915万元。

 

三、一丝不苟抓大局,攻坚克难强服务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法院牵头负责的“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核心指标,推动强化府院联动,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涉企诉讼”绿色通道,专人负责审查立案,确保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结。推广运用“网上立案”、“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化载体,降低涉诉企业的诉讼成本。2022年共审结涉企案件772件,涉案标的2.2亿元。审结县域金融机构起诉的借款合同金融案件153件,涉案标的3600万元。同时,主动作为,为县重点项目工程——清江抽水蓄能项目配备服务专员,参与解决涉及道路改建工程纠纷,依法保障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加强诉源治理,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工作,与县总工会、妇联、人社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诉调对接机制,派出2名工作人员入驻县矛调中心,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2022年诉前调解各类纠纷600件,调解成功400余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收诉讼案件数下降2.79%,诉源治理初见成效。同心战“疫”,服务中心大局。2022年,组织干警参加防疫值守500余人次,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3次,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法院力量。同时坚持“疫情保障不放松,公平正义不止步”,大力推进网上立案、在线诉讼等服务,实现“指尖办案”。2022年网上立案306件,开展互联网庭审136次,让诉讼服务“不打烊”。

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一是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2022年,四个法庭先后开展“送法下乡”普法活动30余次。与镇党委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协同联动,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前端治理,以入户了解、座谈化解、事后跟进的方式及时处置,2022年共帮助当地党委排查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87件次。二是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战斗堡垒作用。两个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村党组织,积极配合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2022年,长阳法院支持高峰、施坪两村“三室一窗口”建设和民主法治广场建设资金共6万元,帮助争取项目资金90万元,改善人居环境,帮助村民新建水池32个,拆除危房12栋,改造无害化厕所20个。

服务筑牢生态屏障。长阳法院牢固树立“谁破坏、谁修复”的司法理念,深刻践行“两山”生态文明思想,打出惩治破坏和修复环境的组合拳,组建“三合一”的专业化审判团队,成立“水上法庭”,助力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办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8件,向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等行政主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书5份。12月,在渔峡口镇渔坪村清江渔峡口码头公开审理董某某等3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教育当地群众了解非法捕鱼的严重后果。

 

四、一身正气抓廉政,严抓实管守底线

党建引领,内铸忠魂把好方向盘 建设“教育阵地”。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等政治理论为契机,以“党日活动”为载体,采取党组带头学、党员大会集中学、党支部分散学等方式,推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深入人心。2022年已开展中心组学习16次,集中夜学31次,支部集中学习12次。

建强队伍,外提能力细耕责任田 创造性地发展“传帮带”新型师徒制度。按照双向选择原则聘请院领导、部门负责人、资深法官担任导师,对青年干警一对一教育培养。通过党课培训、业务指导、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经验传授和理论指导。持续性地开展轮岗交流。2022年,对各部门负责人和长期在同一岗位、同一部门的干警进行了轮岗交流,有效避免了廉政风险。4月,4名党组成员转任非领导职务。在县委大力支持下,2名80后干警进入党组,2名干警通过交流进入长阳法院任领导职务。

转变作风,严格管理树立新形象 一是强化日常监督提醒,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2022年共开展谈心谈话40次,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教育批评干警8人次,因审判执行工作问题给予2人党内警告处分。二是抓好法院廉政文化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强化效能建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2022年,长阳法院更新相关工作制度27项。

更新理念,强化监督展现新作为 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坚持大会报告和专项报告制度。每半年向人大报告法院工作动态。认真落实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审议意见,2022年办理了1件政协提案,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监督执行10场次。8月24日,长阳法院挂牌成立了宜昌首家“审执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主动接受检察监督,从再审检察建议、卷宗借阅、检察建议办理等方面着手,推动检察监督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