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是什么情况你慢慢说,说好的恢复通行,又出了什么问题?”电话这头,执行法官焦急地询问申请人吴某。
这是一起相邻通行权纠纷执行案件,事情要从一条小路说起。
涂大爷与吴某比邻而居,两家承包的农田交替相邻,一条田间小路从南至西南方向,依次贯穿两家的耕地,其中横穿涂大爷农田的一段为吴某下地干活必经之路,这条小路至今已经形成40余年,双方一直通行至今。
近几年,涂大爷与吴某的父母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矛盾,积怨越来越深,今年5月,涂大爷开始在双方交界的农田边钉木桩,在路中间种豌豆苗、金弹子树苗等,阻碍吴某一家通行。
“一直好好的,他现在把路种成了田,让我们怎么过去。”看到矛盾急剧升级,吴某决定替父母讨回公道,向长阳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经审理,法院判决涂大爷在十五日内移除田间的木桩、金弹子树苗等障碍物,恢复道路原状。
可涂大爷迟迟不肯动工,吴某再次坐不住,决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考虑到,相邻通行权纠纷的背后是双方积累多年的矛盾,心结不解,就无法保障顺利通行,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两家人放下成见,于是她决定先去涂大爷家做工作。
“这条小路从我的农田中间经过,占了我的地方,没给我钱,也没拿良田互换,我现在就想种东西,不想让他们走。”涂大爷态度十分坚决。
“占用了农田是事实,但这条小路不仅方便吴某一家,也方便其他人前往田间地头,于法于情,您都应当让他们通行。我们换位思考,您要从别人地里过,对方也把路堵了怎么办?”执行法官反问道。
见涂大爷不肯让步,执意要求补偿,执行法官只好给吴某做工作。
“强制执行可以暂时恢复通行,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法律保障相邻人的通行权,但是你们家占用他的农田也是事实,不如和涂大爷好好商量一下,有什么话当面说!”
“行,法官,你定个时间我就来。我平时在外面做事,家里的地都是父母在弄,他们操劳了一辈子闲不住,我只希望他们在家安心。”见吴某说的十分诚恳,执行法官更加坚定调解是化解此次纠纷的最好办法。
为了尽快“解案”,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协商,“远亲不如近邻,这么多年的恩怨应该划个句号,总不能再把恩怨留给下一代,大家都各退一步”。
执行法官努力唤起双方对美好、和睦生活的回忆,推动调解工作顺利进行。
“是的,当年他家有事我们全家都去帮忙。”
“你家有事,我们家也帮忙了,就按法官说的办,为了父母安心种地我承认作出补偿”。
这次的谈话时间不长,却轻松、愉悦。涂大爷同意回去自行恢复道路原状,吴某也承诺验收后补偿1000元。
到了约定验收的日子,一大早执行法官接到吴某的电话,“他只搞了一部分,这不行啊!”
好不容易谈好的事又变卦?执行法官一行人来到争议地。原来,涂大爷心疼地里刚长出的豌豆苗,舍不得清理。得知事情原委,众人商议,将道路改为从涂大爷农田的上田坎边走。
涂大爷挥舞着锄头,继续开垦道路,执行干警也在一旁帮忙,不一会儿,新的道路形成了。双方在路线图上签字确认,吴某现场支付1000元,涂大爷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