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保本“赌菜”稳,不料风险也会增
作者: 毛东来源: 资丘法庭
时间:2024-09-20 17:24:58
“赌菜”作为一种蔬菜交易,旨在通过固定价格来降低市场风险。在一场旨在保本的“赌菜”交易中,许某与田某的协议却显风险。许某坚持“定菜即担责”,认为即使菜烂在田里,田某也应支付全款。而田某则反驳称“无强买强卖之理”,认为自己未取菜便无需付款。近日,长阳法院资丘法庭审理了这起因“赌菜”协议引发的争议。
许某种植的4亩白菜,田某以固定价格16000元购买,首批8000元已支付。然而,当第二批白菜待收时,田某却突然变卦,拒绝收货,也未支付剩余的8000元尾款。许某急了:“你订了我的菜,菜就是你的,你不拖走,烂在田里也要给钱。”而田某则反驳道“菜我实际没有拖,你也可以自己卖,哪有强买强卖的,付钱没有道理。”双方产生争议,田某诉至法院。
“赌菜”虽是一种交易习惯,但其本质是买卖合同,需符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中应明确质量标准、价格、收货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本案中,原告许某为让菜价保本,与被告田某口头约定了买卖协议,但双方仅约定了出售白菜的面积和价格,忽视了如蔬菜质量、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即使签订“赌菜”协议,也应遵循合同自由、诚实信用、公平原则。被告田某未按约定收货,但原告许某在被告明确表示不收货物后,也应采取措施减少损失。经过法庭释法说理,双方达成和解,田某当场支付4000元,作为对许某损失的补偿。
通过这起案件,法官提醒广大菜农和菜贩,“赌菜”有风险,签约需谨慎。在签订合同时,务必明确各项条款,以免日后发生纠纷。“赌菜”看似是一种简单的交易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合同双方仍需重视合同条款的完备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